频率/长度标准溯源系统和引力标准溯源系统共同构成重力基准溯源体系。在PGMF中,重力基准溯源体系将为精密重力测量提供时间和长度等基本物理量的溯源,为精密重力测量仪器的分辨率检验提供万有引力标定校验,以保障高不确定度重力测量数据的可溯源性和准确度。重力测量基准需要建立统一的,可比对且可传递的精密重力测量仪器和数据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计量的可溯源性是必需的,即通过一条无断裂的、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为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重力基准溯源体系将建立本地频率/长度标准溯源系统,通过该系统将测量的重力值溯源到国际基本单位。
重力测量溯源链反映了测量结果和计量基本单位相联系的能力。从重力加速度的量纲m/s2可知,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涉及到长度和频率(时间间隔)两个基本单位,故重力加速度的溯源涉及长度和频率标准的溯源。通过频率/长度标准将绝对重力测量单位溯源到国际基本单位,通过引力标准将重力测量分辨率溯源到万有引力定律,再通过重力测量基准传递到重力测量仪器并向下传递到重力测量数据,从而实现重力测量的溯源。其功能示意图如图4.1所示。

图4.1 重力基准溯源体系功能结构图
建立本地频率/长度标准溯源系统主要是服务于重力测量基准平台。频率/长度标准溯源系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重力测量基准的时频标准溯源装置、长度标准溯源装置和时间频率传输装置。其中时频标准溯源装置是核心。时频标准溯源装置生成本地时频标准;利用本地时频标准,长度标准溯源装置生成本地长度标准;最后,时频传输装置将本地时频标准传递给各用户终端。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细化为八项指标,如表4.1所示。
表 4.1频率/长度标准溯源系统分装置的建设内容和性能指标
序号 |
建设内容 |
主要技术指标 |
1 |
时频标准溯源装置 |
指标①:铯束钟准确度5×10-13 指标②:氢钟秒稳2×10-13 指标③:铯喷泉钟秒稳3×10-13 指标④:铯喷泉钟B类不确定度1×10-15 指标⑤:频率溯源精度1×10-13 |
2 |
长度标准溯源装置 |
指标⑥:长度标准秒稳8×10-12 指标⑦:长度标准精度1×10-11 |
3 |
时间频率传输装置 |
指标⑧:频率传递噪声贡献小于1×10-14τ-1/2 |
频率/长度标准溯源系统经验收后,系统运行良好。各项指标均可以保持在验收时的指标运行。对外服务的性能参数如下:
科研级频率溯源 |
溯源精度E-14 |
精密级频率溯源 |
溯源精度E-13 |
工业级频率溯源 |
溯源精度E-12 |
高稳定度频率参考 |
稳定度:6E-13@1 s,1E-13@10s, 2E-14@100 s, 5E-15@1000 s |
科研级长度标准溯源 |
溯源精度E-12 |
精密级长度标准溯源 |
溯源精度E-10 |
工业级长度标准溯源 |
溯源精度E-8 |